就业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就业现状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就业现状调研报告

就业现状调研报告1

  妇女在社会生产、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全面了解我县女性创业就业工作情况,促进我县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近日龙山县妇联走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部分乡镇、系统妇委会等单位及女性创业者,以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调研问卷等方式,对我县女性创业状况开展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女性创业就业基本情况

  龙山县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位于湘西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至今不通铁路,正在建设高等级公路,是一个典型的“八山半水一份田,半份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共有34个乡镇(街道)462个村(社区)共57.3万人,其中女性人数27.9万,占总人口的48.7%。

  近年来,龙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女性创业就业工作,通过多部门齐抓共管,加大培训服务力度、加大贷款服务力度、加大创业服务力度,使广大妇女创业激情不断高涨、创业能力不断提升、创业途径不断拓宽、创业成效明显。据调查统计,我县共有就业人员32.5万人,其中妇女就业人员14.6万人,就业率达45%,主要从事的行业有社区服务业、家政服务、饮食、宾馆、超市、美容休闲、环卫、零售、维修、运输、医疗保健等工作。自主创业女性人数约1.2万人,主要投资于土家织锦、百合加工、服装、美容、餐饮、等行业。三年来,共为1304名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4976.8万元,带动3800余名妇女就业。全县女性创业就业状况具有以下特点:

  1、女性就业结构方面。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里耶秦简为品牌的旅游服务业的强力推进,女性就业结构有所改善。第一产业就业女性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分布在第三产业中的女性比例上升幅度较大。从就业层次来看,尽管妇女大多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在第三产业中一些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领域,如金融保险、教育、文化艺术、会计等行业,妇女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就业层次有所提高。

  2、女性就业途径方面。采取政府引导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式就业。据调查,就业女性中通过求职、应聘、录取或考取的比例为21.2%,外出务工的比例为30.3%,自谋职业(农村妇女从事种养殖业)比例为48.2%。

  3、女性劳动者素质方面。女性劳动者中,只有小学学历的占18%,初中学历占54%,高中以上学历占28%。城镇女性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虽然比农村高,但与岗位要求相比仍然偏低,不适应岗位要求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很多妇女接受的教育有限,因此文化素质偏低就成了多数妇女群体通病。

  4、女性自主创业方面。我县自主创业女性比例约占就业总人数的3.8%,比例偏低。女性总的来说比较保守,冒险、创新意识不强,再加上对高新技术的掌握不够,资金的短缺,女性创办的实体规模普遍较小。

  二、我县推进女性创业就业的主要做法

  1、开展教育培训,增强女性创业就业本领。大力开展农民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层次妇女特点和需求,我县各级妇联组织联合科技、农技、人社等部门举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创业)培训及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培训,举办各类妇女培训班742期,教育培训农村妇女达20万人次,有8万妇女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发放各类学习资料近15万份。

  2、搭建就业平台,畅通妇女就业渠道。整合社会资源,协调人社局、发改局、税务、金融等部门,为妇女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创业指导,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就业创业。与劳动部门联手,有针对性地组织求职妇女参加“春风送岗”现场招聘活动,共为失地失业、返乡妇女提供就业岗位3800个,帮助2759名妇女实现再就业。

  3、加大协调力度,争取妇女创业资金扶持。全力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建立了政府推动、政策互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一是争取政府支持,积极协调社会各方,对符合条件的妇女创业提供帮助,简化审批手续,提供多种优惠政策。二是与财政部门协调,将贴息资金列入妇联工作项目经费,做到重点扶持,扩大了贷款覆盖面。xx年为姚蓉、卢君寒、杨玲玲等28名大学生争取了39.2万元的无偿资助扶持资金。

  4、树立典型带动,激发女性创业就业热情。龙山县妇联近年来,在城镇开展“巾帼文明岗”和“巾帼建功”争创活动。目前,全县共有6个省级文明岗、2个州级文明岗、6个县级文明岗,共表彰了60名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巾帼建功标兵”。在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巾帼示范村”和“双学双比”创建活动。共表彰了34名“龙山县勤劳致富屋里人”、100名“科技致富女能手”。开展了“创业成功女性”评选活动。涌现了“王阿妲”辣子鸡品牌创建人王正娥、“洗车河牌”霉豆腐品牌拥有人刘金霞、升发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迎春、洗车河镇土家织锦工艺厂厂长叶英等一大批创业成功女性。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调动了广大妇女勤劳致富和敢于创业的信心与决心。

  三、我县女性创业就业存在的问题

  1、就业结构不够合理。我县属于偏远贫困山区,产业结构单一,就业门路狭窄,从事第一产业的妇女较多,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妇女较少。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传统行业大批下岗失业人员由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难以实现再就业,而新兴的产业、高科技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妇女的就业结构仍然需要改善。

  2、创业资金缺乏。以妇女为主创办的龙头企业较少,女性创业者面临的困难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资金问题。在问卷调查中,很多创业者表示是因为生活所迫才选择创业,而创业资金的筹措,则一直是制约女性创业的瓶颈,女性大多是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筹措资金,较少向银行借贷。虽然有关部门可以提供“小额贷款”,但手续繁琐,担保困难,不容易办成。

  3、妇女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依然存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用工单位在招工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歧视和偏见,在一些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和岗位也有拒绝招收女性的问题,使妇女就业和再就业面临比男性更大的困难。由于劳动力市场管理不规范,损害妇女劳动保护权益、社会保障政策不落实的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妇女平等就业和健康发展的障碍。女性创业要承受更多的艰辛,女性进入商场,在语言、态度、形体等交往方面存在差异,很难一下打开局面

  4、妇女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比,目前妇女劳动力的文化状况、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都有不少差距。妇女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尽快提高素质,增强自身的能力。

  四、我县女性创业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1、坚持城乡统筹,加大培训力度。目前农村庞大的富余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与农村潜在的富余劳动力并存,成为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就业问题的最大难题。当务之急,必须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增强这部分劳动者的市场竞争能力。政府应给妇联组织增设培训专项经费,专门用于为农村女劳动力转移和城镇下岗失业女性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其次要大大提高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内容应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与每个人的需要和潜力紧密结合,增强女性的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要继续探索城乡统筹就业模式,积极组织劳务输出,鼓励城镇下岗失业妇女到农村开创新业。

  2、加强部门协调,推进女性创业。发挥小额贷款量小、灵活、见效快的特点,进一步健全的妇女创业资金扶持体系,完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各项政策和业务流程,大力扶持初次创业的女性和女中小企业业主,做好、做大、做强企业。将小额贷款政策与创业培训相结合,有力推动妇女创业。

  3、加大政策倾斜,促进女性再就业。从统筹发展增加妇女再就业岗位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一些有利于扩大妇女就业的政策性措施。可以探索制定阶段性的政策措施,从财政供养人员入手,年龄在50岁以上、工龄在30年以上的正式人员采取内退办法提前离岗或提前退休,用于解决部分大中专学生就业问题。要想方设法开发一定公益性岗位解决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就业。

  4、健全监督机制,完善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为使劳动力市场中的招聘、录用工作更加平等规范,政府应在市场监督管理上加大政策指导和支持力度,规范企业和劳动中介机构的行为,保护女性的劳动权益,禁止从职业进入到工作评估、职位晋升、职业安全等就业全过程的性别歧视;同时要在公务员退休年龄上充分体现男女同龄退休原则;劳动行政部门、就业管理部门要加大法律执行监督力度,受理有关侵害妇女就业权益的投诉,并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进行调查核实,依法处理;工会、妇联等非政府组织要依法代表劳动者就用人单位贯彻实施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的规定进行群众监督,充分发挥维权作用。

就业现状调研报告2

  创业促发展,就业关乎民生。近年来,__县妇联坚持立足本职,创新思路,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得到了社会肯定。为了进一步引导妇女创业就业,__县妇联对全县妇女创业就业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__县地处__省南端,__岭北麓,__源头。面积3248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1个国有林业采育场,人口50.9万,其中女性人口23.9万,占总人口的46.95%。全县就业人口总数为27.77万,其中妇女就业人口16.86万人,妇女人口就业率为60.7%。自主创业妇女人数6943人,主要涉及种植养殖业、日用品销售、服装销售、餐饮服务等方面。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807人,其中妇女失业人数3628人,占登记失业人口的46.47%。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为18.56万人,其中女性劳动力人数为8.96万人,占总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的48.28%。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如为贯彻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成立了以人社局局长唐长军为组长,财政、妇联、农业银行等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正常开展。成立由人社、经开区、乡镇政府、公安、城管、交通、妇联、残联、工会、共青团十个单位组成的创业就业服务活动领导小组,组建“春风行动”工作办公室,为创业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如开发公益岗位,安置“40”妇女人员就业。落实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贷款政策,明确规定妇女在申请小额贷款时,“三优先”优先受理、优先审核、优先发放。全县小额贷款发放20xx年2170万,其中妇女贷款770万元,妇女占全县小额贷款比率为35.48%;20xx年2475万元,其中妇女贷款820万元,妇女占全县小额贷款比率为33.13%;20xx年2654万元,其中妇女贷款1601万元,妇女占全县小额贷款比率62.44%。两年内,妇女小额贷款比率上升了26.96%。县妇联与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妇女再就业“春风行动”等活动,实现了劳动力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优化了创业就业环境。

  __县妇联抓住特色,针对实际情况,以创市级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契机,树立__县水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水云为代表的创业典型,宣传其创业事迹,在全县妇女中掀起妇女创业热潮。20xx年新增妇女创业100多名,总投资2848万元,实现产值2919万元,新增就业岗位800多个,涉及创业领域有种植、养殖、木材加工、制造等。具统计,通过创业,全县共新增瓜果、茶叶、苗木、花卉面积4018亩,种植食用菌5万袋,养殖猪2565头,羊610头,鸡鸭14000只。全面掀起了你追我赶女性创业热潮。

  去年以来,共选送了33名农村女青年、80后参加省、市、县三级培训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培训。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帮助__河水库库区移民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安置目标,充分发挥移民乡镇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半边天”作用,县妇联组织农业、科技、畜牧、劳动就业服务等部门,针对妇女的就业愿望和自身条件,从不同层次对她们进行劳动技能、实用技术方面科技培训、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市场开拓等培训,共培训人员1026名。

  __县为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扩大贷款范围、提高贷款额度、加强贷款管理,使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担保基金和贷款办理速度达新高。一是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新政策,规范内部程序,出台简化版的《__县小额担保贷款办事流程》和《工作指南》,使小额担保贷款规范化、程序化;二是建立了小额担保贷款目标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贷款办理程序一次性告之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操作管理和审查审批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资金不足,成为妇女创业发展的瓶颈。一是引导、宣传、培训资金不足。县、乡镇妇联组织无专项工作经费,难以在帮助引导妇女创业、培训上有所作为。二是妇女创业经费不足。妇女在创业起步阶段,投入多,回收少。在调查中了解,创业妇女在创业初期100%遇到不同程度的资金问题。

  国家为支持女性创业推出创业贷款贴息政策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存在着一些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担保贷款资金少,5年未提标。__县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从20xx年开始,金额为2万元,20xx年上调为8万元以来到20xx年金额一直未变。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的一天普工工时费为160元每天,20xx年为60元每天,人工费用上涨了266%,建设成本也存在不同程度上涨。5年前的担保贷款金额与时代发展、经济发展已不相符合,对创业妇女的发展是杯水车薪。二是申请担保贷款资金周期长。从调查中来看从申请受理到放款时间,平均时间至少需3个月,最长的年初申请年末才能拿到资金。漫长的申请周期错过了妇女发展机遇,特别是对种植、养殖业尤其明显。三是小额贷款担保方式单一。现行创业贷款申请人必须由一名财政公职人员,且在上述单位工作一年以上本县户籍人员提供担保。能够提供贷款担保的方式太过单一,让一些偏远山区又无亲朋好友符合上述担保条件的创业妇女与小额贷款无缘被拒之门外。四是小额担保贷款使用时间短。一般创业发展时间前三年都是投入期,投入产出成反比,到第四、五年才进行产出收益期。实际小额担保贷款使用时间为2年,不适应创业投资资金流规律。

  银行是企业,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追逐利益最大化,对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因其金额小,收益少,贷款手续繁琐的特点积极性不是很高。所以在贷款的审批环节上时间长,不能及时为贷款申请者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对小额贷款发放工作缺乏主动性。由于各商业银行属直线管理,地方政府也难以协调,致使小额贷款发放工作进展不畅。

  在调查了解中一部分妇女固守自封。她们受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小富则安,安于现状,相夫教子的思想严重,认为创业挣钱是男人的事,无创业想法。一部分妇女想创业却苦于无创业信息,无创业技术,只能在创业门外徘徊。一部分创业妇女已经开始创业,却无防范风险意识。在调查了中,80%的妇女没想过风险防范,更没有想到养殖业保险对被保险人在饲养期间遭受损失给予补偿。

  (一)解决县、乡镇妇联创业就业工作经费。上级妇联与省财政厅积极协调,把引导妇女创业就业宣传、培训经费专门列入到同级财政预算,为基层妇联组织提供经费保障。

  (二)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增加资金使用时间。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将小额担保贷款由现在的8万元提高到10至15万元;同时增加资金使用时间,由原来的2年时间,根据创业项目的不同,分别增加到3到5年不等。

  (三)人民银行应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商业银行对小额贷款的认识。督促各商业银行加大对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支持力度,将思想统一到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的高度上来。要充分认识金融支持再就业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能仅从自身的经济效益考虑,正确把握经济效益与支持创业工作的关系,积极配合政府落实优惠政策,推动小额担保工作发展。开通小额担保贷款的审核放款绿色通道,缩短小额贷款发放时间。

  (四)创新小额担保贷款模式,拓宽担保渠道。一改过去单一担保模式,对具备创业条件的扶持对象,引入固定资产抵押的方式贷款,用特殊的办法解决特殊的问题。探索创新反担保方式,引入三户联保方式推行反担保措施的多元化,为贷款人员寻求反担保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贷款工作顺利发展。

  (五)加强妇女培训,提升妇女创业就业能力。一是突出农村妇女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重点,与县人社局、科技局、县职中加大定点培训机构合作力度,充分发挥定点培训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种养殖、家政服务技能特色劳务培训,提升培训质量,增加培训人次。二是针对创业妇女开展成本管理、资金运作管理、开拓市场、利润核算、防范风险等的培训,增加妇女企业管理能力。

  (六)创建一支妇女创业顾问团队。由专业的经济师、投资理财师、会计师、税务师、律师组成,免费为妇女创业提供成本核算、税收和法律问题咨询。

就业现状调研报告3

  妇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半边天”,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掌握我县女性就业、创业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利于女性就业创业的建议措施,本人通过走访劳动局、个私办、职介所和部分乡镇等单位,深入民营企业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县妇女就业创业状况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我县女性就业创业的现状

  据调查统计,我县共有就业人员35.3万,其中在省外就业者达20.2万,省内就业15.1万。共有妇女就业人员16.5万,主要从事工厂、宾馆、美容休闲、环卫、家政等工作。创业妇女人数约4800人,主要投资于服装、美容、餐饮、电陶等行业。全县妇女就业创业状况呈如下特点:

  1、女性就业结构趋向合理。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旅游服务业的强力推进,女性就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一产业就业女性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分布在第三产业中的女性比例上升幅度较大。从就业层次来看,尽管妇女大多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在第三产业中一些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领域,如金融保险、教育、文化艺术、律师、会计等行业,妇女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就业层次有所提高。

  2、女性就业途径日益多元化。政府指导下的推荐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成为女性获取工作的主流。据调查,在业女性目前由劳动、人事、组织部门安排的比例为14.5%,由职业介绍机构介绍的比例为10.4%,通过求职、应聘、录取或考取的比例为38.7%,由亲友介绍帮助的比例为36.4%。

  3、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吸纳女性就业的强大载体。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个体经济已成为拓宽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各类女性也纷纷到非公有制企业里搭建就业创业舞台。目前,我县非公有制领域从业人员中女性占到了50%以上。如女企业家何小洁创办的亚龙电子有限公司,共有员工200人,女员工占了160人。

  4、自主创业女性比例偏低,规模不大。我县自主创业女性比例约占就业女性比例总数的3%,比例偏低,且因为女性总的来说比较保守,冒险、创新意识不强,再加上对高新技术的掌握不够,女性创办的实体规模普遍不大。

  5、创业女性讲究诚信,实施人性化管理,企业效益普遍较好。据调查,女企业家经营的企业亏损面仅为2%,98%的企业处于赢利状态,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女性整体的信用水平高于男性,因而能够在企业经营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时,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女性更注重人性化管理,从一些细节上关心干部、职工,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县妇联今年“三八节”评选出的十佳“巾帼创业明星”,就是她们中的杰出代表。

  二、问题分析

  1、传统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及繁重的家务负担影响着妇女创业就业。由于农村家庭中“男尊女卑”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妇女所承担的责任仅限于家庭,操持家务,尤其是农村中很多家庭,男劳力外出打工,家庭中老人的照顾,孩子的教育都由妇女承担,使广大妇女既没有创业的动力也没有创业的基础条件,致使妇女创业就业的主动性和客观条件不足。

  2、女性就业整体层次不高,部分女性就业边缘化。调查显示,就业女性中高层次管理人员不多,仅占8.5%,大多从事一线工作,劳动强度较大。中年女性尤其是下岗失业女性要承受年龄与性别的双重歧视。因下岗失业女性多为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学历偏低的群体,使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常常被边缘化。

  3、非正规就业成为下岗失业女性再就业的主要方向,但引发的劳动权益问题凸显。我县有下岗女职工8000多人,为帮助其实现再就业,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如三年来,为96名下岗女职工发放小额贷款196万元,培训下岗女工7000余人,帮助200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等。当前,非正规就业是下岗女工再就业的主要方向。非正规就业多指“非全日制、非固定性、临时性、季节性用工和钟点工”,如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非正规就业实质上降低了女性就业层次,具有低层次、无保障、过渡性的特点,因为劳动契约松散,出现纷纷时,女职工很难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使其人身安全及人格尊严得不到有效保护。

  4、女性创业要承受更多的艰辛,主要来自对外公关方面。女性进入商场,虽然能给异性一种新鲜感,但商场毕竟以男性为主,男性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交往模式,在语言、态度、动作上都有别于女性交往,竞争不分性别,商场不讲究绅士风度,女性在商场这个“男性空间”里容易被太多男性对手“封杀”。许多创业女性提出,男性与男性打交道,一支烟就能零距离,女性出面,别人是唯恐避之不及,很难打开局面。

  三、建议和对策

  1、坚持城乡统筹,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女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目前农村庞大的富余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与农村潜在的富余劳动力并存,成为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就业问题的最大难题。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如我县返乡农民工达7.4万,给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当务之急,必须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增强这部分劳动者的市场竞争能力。政府应增设培训专项经费,专门用于为农村女劳动力转移和城镇下岗失业女性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其次要大大提高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查中,59%的调查对象认为再就业培训对下岗失业女性找工作有一定实际帮助,近40%的人认为没有帮助或说不清楚。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的一些短期培训班仅仅针对近期劳动力市场需求,并不根据学员的具体潜能来培训,而且给失业人员特别是妇女的培训工种面太狭窄,往往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擦肩而过。再就业培训应遵循“质量优于数量”的原则,培训内容应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与每个人的需要和潜力紧密结合,增强女性的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2、优化服务,拓宽渠道

  一是强化服务。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和职介所的作用,联合相关部门和企业,举办劳务洽谈会、招聘会等活动,及时向妇女就业创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争取用人单位的支持,为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搭建平台。要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思路,搭建适合妇女就业的工作平台,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引导社区服务市场产业化,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和就业领域,努力把未就业妇女人数控制在最低程度。

  3、加大政策倾斜,实施促进女性创业的支持性政策。女性人才崭露头角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克服更多的困难。因此,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和帮助更多女性创业人才脱颖而出。首先,在创业融资方面,由政府推动建立妇女创业基金,一方面,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的各种降息、贴息和无息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有意识地向女性倾斜。另一方面,为想做大企业规模并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中小女企业主提供贷款担保业务,解决她们的融资困难问题。其次,在创业培训方面,大力开办女性创业培训班,帮助其解决知识储备和经营能力问题,探索“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模式。第三,在创业环境方面,各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女性创业的艰辛和勇于创业的精神。妇联要大张旗鼓地树立、培育、表彰各类创业女性,鼓励更多的妇女走创业之路,要关心创业女性的生活和需求,为她们提供学习、交流、沟通的发展平台。

  4、建立有效的劳动力市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为使劳动力市场中的招聘、录用工作更加平等规范,政府应在市场监督管理上加大政策指导和支持力度,规范企业和劳动中介机构的行为,保护女性的劳动权益,禁止从职业进入到工作评估、职位晋升、职业安全等就业全过程的性别歧视;同时要在公务员退休年龄上充分体现男女同龄退休原则;劳动行政部门、就业管理部门要加大法律执行监督力度,受理有关侵害妇女就业权益的投诉,并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进行调查核实,依法处理;工会、妇联等非政府组织要依法代表劳动者就用人单位贯彻实施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的规定进行群众监督,充分发挥维权作用。

就业现状调研报告4

  **县现有行政村377个,社区6个;总人口37万人,女性人口约18万人,女性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8.6%,女性劳动适龄人口占全县女性人口的31.6%;在县城6个社区中,女性劳动适龄人口约1.4万人。根据社区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县城6个社区中女性就业率较高的是中山社区、双碧社区,这两个社区的女性就业率占该社区女性适龄劳动人口的76%左右,其他社区如新华社区、朝阳社区、秀峰社区女性就业率相对较低,其就业率均在社区女性适龄劳动人口的50%以下。在6个社区中“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适龄劳动女性约有700多人,“不想工作”的适龄劳动女性约有280人,女性自己创业的不多,6个社区中只有25位女性自己创业,且创业规模较少,一般在20万元左右,层次较低。从调查的资料分析,城区女性就业有四个特点。

  一、女性就业的特点

  1、在业女性的职业、行业结构趋向合理。在业女性中,在党政机关工作的约占8.7%;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约占16.3%,在企业工作的约占18.5%。从事服务行业工作的约占27.6%。

  2、学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直接影响着女性的职业发展。调查数据显示,城区劳动适龄女性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约占18.9%,有高中、中专学历的约占33.6%,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约占47.5%。学历较高的女性大部分集中在教育、卫生部门,少数优秀的女性干部在党政机关工作,而初中以下学历的女性大多集中在餐饮、环卫、家政等社会服务性行业工作。

  3、女性就业已从行政安置向市场求职应聘及自己创业等途径转变。根据调查,女性就业依靠各种关系由行政安置解决的约占1.8%,通过市场求职参加考试应聘的约占49.6%,20xx年至20xx年全县考录公务员18名,女性占4名,20xx—20xx年招聘中小学教师193人,女性占102人;通过自谋出路、自己创业等途径就业的约占20%。

  4、就业动机更积极、更务实,就业观念、择业标准有所变化。通过对在岗女性的就业动机调查,当前在岗女性就业动机比以往更加务实。其表现:一是更看重就业所获得收入对自己及家庭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为了维持家庭和自己的生活”而工作的占在岗女性的61.2%;为了在“经济上自立”和“获得更高收入”而工作的.占38.8%。二是更注意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业成为一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家境相对富裕的女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统计,希望充实自己的生活的有33.7%;“希望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占43.8%。在这样务实的动机背景下城区在岗女性就业观念和择业标准相应发生了变化。前些年,大部分女性认为只有在机关工作或学校上班,才算是真正找到了工作。当前,有的部分女性尤其是年轻的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女性就业观念和择业标准已发生了变化,她们不再单向认为机关、学校就是她们就业的唯一选择,她们开始关注社会各行各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她们潜意识地开始将自己置身于人才大市场中,开始积极主动留意社会人才需要信息,开始把择业的目光投向民营企业,有一部分年轻女性更表现出择业的自信心,更看重择业的“发展前途”。

  二、目前城区女性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县女性就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的供求矛盾突出。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政府优惠政策的落实,**县招商引资工作,虽然起点低,但建设发展较快。到目前为此,城区共引进项目92个,引进资金4亿万元,新型工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而对人才的要求量就增加了。但是,对那些文化程度偏低,无工业化生产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女性而言,只有“望企兴叹”。从各社区提供的信息看,40岁左右的女性只能在家政服务、社区环保、餐饮部门等劳动岗位上工作,而这些工作岗位是非常有限的。

  2、部分适龄劳动女性对工作岗位、工作待遇过分挑剔。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来择业,过分注重眼前的利益,往往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比如,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抱着“非进部门工作不可,工资不高不做”的想法,对就业、择业没有一种客观的科学的理性的态度,过分注重工作部门、工作岗位及眼前的看得见的福利待遇,对自己的就业没有长远的、超前的观念,就业视野过于狭窄,造成部分女性“就业难”。

  3、部分下岗女工对转岗没有理性的认识。随着国有企业的全面改革,城区下岗女工约1900人。她们中很多人对重新就业缺乏理性的认识。一是有畏难情绪,认为重新就业必须从头学习,掌握新的技能,而自己年龄较大,难以掌握,产生畏难情绪;二是摆不正心态,认为自己原来是国有企业的职工,现在要去个体企业或从事服务行业,不太体面;三是不愿再就业,认为下岗后多少有些生活费,只想在家操持家务,而不想再就业。

  三、影响适龄劳动女性失业的因素

  1、年龄因素。从城区失业女性看,年龄大多在40岁左右,38岁—49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失业率最高,大约占女性失业总人口的60%。原因是: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以前在企业工作,有份较舒适的工种,突然之间要改变工种,思想上转不过来且由于年龄偏大和文化基础较差,对工业化所需的知识、技能接受力差,所以,她们无法在第二产业中找到适合于她们的工作,只有选择在家做家务。

  2、文化素质因素。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女性是构成失业女性的主体。37岁及其以上年龄阶段的失业女性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6%,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34.8%,具有初中以下学历的失业女性占63.6%。在30岁及以下的失业女性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9.8%,37.4%的人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52.8%的人为初中及以下学历。文化程度偏低是构成女性失业的重要原因。此外,女性不自觉学习,不注重后续教育,不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岗位技能培训是造成女性持续失业的主导因素。

  3、女性自身角色冲突的因素。现代社会的女性因女性解放而走出家庭参与社会活动,扮演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角色,承担家庭和社会双重责任。女性在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独立的同时,也饱受了双重角色冲突之苦,尤其是已婚职业妇女在精力、时间、情感、体力等方面不堪重负,很多职业女性在面临事业和家庭矛盾时,往往难以抉择。调查显示,全社会由女性为主承担家务劳动的格局仍未改变。有85%以上的家庭做饭、洗碗、洗衣、打扫卫生等日常家务劳动主要由妻子承担。女性承担了81%的洗衣服,74%的整理房间和照料孩子,66%的购物、买菜、做饭等。女性平均每天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达4.01小时,比男性多2.7小时。由此可见,它直接影响了女性的职业表现,同时也直接影响妇女的就业动机而导致失业。

  4、就业取向及就业观念因素。在失业女性中,有一部分人,无论是文化程度高一点的,还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对就业取向和就业观念都有所偏见。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总认为,只有在企业、机关、学校工作才是唯一理想的选择,总想着,找工作就是找政府工作才保险,才稳妥,一心想吃“皇粮”的就业观念过于陈旧,过于保守。在我们对各社区“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失业女性的问卷调查中显示:90%以上的失业女性表示想到政府机关工作,哪怕是从事清洁工之类的工作都十分乐意。就业观念的陈旧、保守导致就业取向、就业途径的单一,造成部分女性就业面窄而找不到工作。

  5、怕苦怕累的思想意识因素。通过调查了解,在失业女性中,部分适龄劳动女性因怕苦、怕累、怕脏、怕工作时间长而不想工作的还大有人在。比如,秀峰社区在82个失业适龄劳动女性中就有12人不想做任何工作,双胜社区在68个失业女性中5人不想工作,新华社区在121个失业女性中有72人不想工作,双碧社区在13个失业女性中有3人不想工作;民主村在217个失业女性中有32人不想工作。据统计,适龄劳动女性由于这个因素而不想工作的人数大约占失业女性总人数的25.8%左右。

  四、对提高失业妇女就业率的几点建议

  妇女就业看似经济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而且是事关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大局的大事。如何解决好妇女就业,为有就业愿望的失业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妇女自身及政府、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下面就对如何解决我县妇女就业问题提出如下思考建议:

  1、加强对妇女就业工作的宏观指导。实践证明,社会发展离不开妇女,妇女的进步和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妇女的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好妇女就业问题。妇女就业单靠妇女自身力量显然不够,还要靠以政府为主导的各种社会力量。从宏观上规划、指导、协调和推动妇女就业工作,及时收集适合广大妇女就业的相关信息,广泛与我县投资的各类经济实体保持联系,并与之建立良好的用人互动机制,同时,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投入,用于女性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强化政府在解决好妇女就业难问题上的主导作用。

  2、引导妇女改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面。引导妇女抛弃过去那种陈腐的思想观念,通过各种宣传工作,引导她们把就业视野放宽一些,教导她们择业观念要有现代意识。事实上,现代生活中,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蕴育着广泛的就业空间和就业领域。生活中任何“不方便”的背后,都可能存在一个市场,引发一个职业的诞生。像家政服务中的“钟点工”,可以帮助解决上班族的家务劳动以及老人照看等问题。对于高层次的职业也一样,社会上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值得干好的工作。所以,要及时引导妇女转变就业观念,关注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不断拓宽就业思路和就业渠道。

  3、发展和完善新型的市场就业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加强对妇女的职业指导。由于大部分妇女自身素质不高,文化程度偏低,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要引导妇女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重塑自己,提升自己;要加强与用工单位沟通,加大对妇女的推介力度;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以法律手段制止用工中的性别歧视,为广大妇女创造平等就业的社会环境。

  4、努力提高失业妇女的就业竞争力。文化程度偏低、劳动技能单一是造成妇女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力,首先必须加强对女性的就业培训,包括改善就业观念的培训,适应新型岗位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竞争能力的强化培训。其次是完善信息网络建设。20xx年6月,县妇联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成立了**县巾帼就业服务中心,各乡镇社区均成立了巾帼就业服务站。根据新的就业形势,进一步加大投入,增强其功能。

就业现状调研报告5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县虽未出现大批外出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情况,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延续,返乡农民工也大量增多,增加了全县的就业压力。对此,**县及时启动了形式多样的“暖冬行动”,构筑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绿色通道,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并认真做好返乡回流农民工的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一、回流返乡情况

  二、积极应对危机促进就业措施

  (一)摸清底数,建立台帐。一是建立了县、镇、村三级联动,做好返乡农民工情况统计调查,并实行旬报制度。二是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动态监测管理。三是以镇乡为单位召开返乡农民工座谈会,掌握返乡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等基础信息,建立了返乡农民工人员基础台帐,做到对返乡农民工收入状况、家庭情况、就业意向、技术素质、安置去向“五清楚”,为推进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提供培训、促进就业。一方面组织开展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就业能力。充分发挥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现有培训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培训,建立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机制,现已培训农村劳动者2413人。另一方面鼓励返乡人员参加创业培训。将农民工参加创业培训纳入就业再就业培训补贴范围,按规定享受免费创业培训,通过创业培训,帮助返乡农民工增强创业信心,强化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现有170名返乡农民工参加了创业培训。

  (三)“三送”到家,春暖人心。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了以“送岗位、送培训、送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关爱返乡民工专项行动。专门制作发放了5000个装有岗位卡

  、培训卡、健康卡的“关爱返乡民工春节礼包”,使广大返乡民工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之情。通过此次活动,把3000多个岗位送到了返乡农民工的手中,使1050名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轻松地找到了工作。

  三、农民工创业措施

  (一)组建创业工作机构,指导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领导,**县调整了农村劳动力开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全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工作,并将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发展劳务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定期督查考核。县劳动保障、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土地管理、农委、商委、科技、财政、卫生、金融、工商、税务、扶贫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督查,形成合力,确保涉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镇乡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工作力量,积极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指导、协调工作。

  (二)规划创业基地,出台优惠政策,构筑平台“引凤还巢”。

  在**工业园区内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各镇乡在规划小城镇建设中预留部分土地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集中打造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条街”和“创业超市”,引导返乡创业农民工集中经营、聚集发展。把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招商引资范围,与外地客商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进入园区的返乡创业农民工享受园区的所有优惠政策。具体享受的优惠政策为:一是对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在登记注册后,3年内按规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财政部门安排返还给企业,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二是对返乡创业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适当提高营业税的起征点,对不征营业税、增值税且经调查核实无应纳税所得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三是支持返乡创业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年内现行政策规定应缴纳的各项地方行政事业

  (三)设立专项经费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进一步完善和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力度,将贷款对象扩大到返乡农民工,贷款额度个人贷款扩大到5万元,并对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贷款额度扩大到80万元,并享受80%贷款贴息的政策优惠。

  (四)依托创业培训为创业者提供智力支持

  依托syb创业培训项目,对有培训需求和创业愿望的人员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以此来提高创业人员的素质,使广大创业者不仅想创业、敢创业,还要能创业、会创业、创成业。截止目前,已成功开办7个班170人创业培训,其中80人正在筹备创业,计划吸纳600人就业。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立足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引导他们搞大棚蔬菜、西瓜,开办养猪、鸡、鸭、羊、鱼、蚕等农村服务项目养殖场,实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目前,已有10家大棚、33个养殖场诞生,共解决400余名返乡农民工就业。

  四、加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建议

  (一)加强统计调查。落实好统计旬报制度,强化统计责任,深入基层,对返乡农民工建立台帐,实行动态统计。全面掌握年龄结构、技能专长、就业需求等信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信息库,实行分类管理,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二)开展就业援助。一是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免费服务范围,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的“一站式”就业服务。二是把返乡农民工中的转移就业困难户纳入就业援助对象。三是以“三送”活动为契机,把岗位、政策、培训及时送到返乡农民工家门口。四是广泛收集县内外用工信息,适时举办专场招聘会,搭建劳动力市场供求平台,有效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三)开拓就业市场。按照“外拓市场、内挖潜力”的思路,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工再就业。对外,充分发挥劳务部门、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作用,支持他们分赴全国用工输入地,收集用工需求信息,开拓新的就业岗位,帮助有外出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再次外出就业。对内,深挖就业潜力,在新农村建设、民生工程建设等项目中,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

  (四)加强技能培训。按照“眼前抓就业,长远树品牌”的思路开展培训工作。结合返乡农民工意愿和需求,抓好分类培训。对技能水平不高、希望继续外出务工的,着重在提高技能水平上下功夫;对于具备创业条件、有志回乡创业的,抓好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对年龄偏大、不愿外出的,可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能,增强其增收的能力。鼓励本地企业开展员工在岗培训,实现减产不裁员,为经济复苏提前储备竞争能力。

  (五)抓好返乡创业。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有经济、有技术、有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对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在项目推介、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提供帮助。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成功实现创业,以带动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